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次备课)
本文目录一览:
- 1、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 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教案
- 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案及教学反思
- 4、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 5、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难点:罗马数字的特点。
【 #教案# 导语】《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后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多位数读法: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读法,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并掌握多位数读数的规律。认识亿以上数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的名称。 哪些角是钝角,哪些角是锐角。 《角的分类》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实际出发,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认识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这几种常见的角,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理解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一定标准将角分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教案
1、问题:你们是拿直角当作标准,比它小的角就是锐角,比它大的角就是钝角。我这有一副三角尺,这上面有直角吗?谁来量一量,看看直角是不是90度?(板书:1直角=90°) 要求:请你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这些角都是什么角。 谈话:看来角只有直角、锐角、钝角这三种。 预设:还有平角和周角。
2、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并板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
3、《角的分类》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案及教学反思
1、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计算器、100粒大米;教师准备练习本、秒表、天平、电子秤、卷尺。活动引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一亿的大小,激发学习兴趣,并在黑板上展示一亿的数值,帮助学生理解其构成。
2、亿有很大教学反思如下:一亿很大,可以用来做很多事。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就够全班54人吃4年;一亿人每天节约一杯水就够全班同学喝609年;一亿秒大概是1666666分钟;,大概是27778小时;,大概是1157天,;大概是17年。
3、《一亿有多大?》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的最后一课,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
4、亿有多大教学设计具体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教案一:本教案通过让学生观察钟表和风车等实例,来理解旋转的特征,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在课堂上,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描述旋转现象。
教案一强调通过观察钟表和风车的旋转,让学生理解旋转的特征,重点在于理解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课堂上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描述旋转现象的技巧。 第二个教案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初步区分平移和旋转,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加深理解,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目标是培养空间观念和操作能力。
本单元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例1教学认识图形的平移、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例2认识图形的旋转;例3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例4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例5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案六:图形的综合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和缩放等图形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创造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让学生认识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数学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例如:盈利与亏选,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地上成数与地下层数,水位升高与下降,相反方向的距离等。 学完这节学生还有疑难问题吗?,提出,由同学,小组解决,最后困难由老师及时解
一个好的数学教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